在2013年,中国阀门数控机床行业目前的竞争格局进入了中高端品牌厮杀阶段,这个阶段的品牌又细化为中、中等偏上、中高等细分市场,在中等市场主要依靠价格战的情况下,运营越来越困难,导致许多品牌开始向上游发展,努力获取更多的品牌附加值和发展空间。
2013年对于中国数控机床行业来说,是困难的一年;2013年对于整个阀门数控机床行业来说,更加困难和复杂,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季度的销售额增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库存的消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数控切割机床行业面临的挑战诸多,尤其对于中国本土企业来说,扎堆于中低端产品,以价格为主要的竞争手段,抗风险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低。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是有一些新品牌杀入市场,可见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行业竞争激烈也促进我国阀门机床业的高端发展,因为只有质量过硬的品牌才会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才能和外资企业进行竞争。在新一轮五年规划中,根据国家公布的阀门数控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走两化融合新型工业化道路。抓住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以发展数控等离子切割机为主导、主机为、完善配套为基础,重点突破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薄弱环节,加快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化。中高档数控机床所需要的配套功能零部件一而在十二五规划中被提及,这些功能部件的发展之后已成为制约机床行业发展的瓶颈。
而之后的十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数控机床需求被拉动,促进了国产数控机床的技术进步。去年在广州举行的阀门数控机床博览会上,放眼望去,多是国产品牌的机床。
阀门数控机床水平的明显进步,使我国在一些制造业领域实现突破。例如成功国产的3.6万吨的垂直挤压机,使我国能够生产大口径厚壁管,因此日本同类产品的售价被迫大幅调低。其他一些重型机床也达到了先进水平,国产五轴机床也是标志性成就。
屈贤明认为,我国阀门数控机床企业崛起,有代表性的就是曾经非常困难的沈阳机床。2006年投资18亿,沈阳机床搬迁到了沈阳工业走廊的核心地带,建成了世界上单体规模的数字机床制造机,一年可以产十五万台,去年的年产值突破了一百亿。